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预计,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产能将得到空前释放,其中手持红外测温仪今年产量有望比2019年的30万台超出一倍还多,达到65万台。不过,由于产业链复杂,部分核心上游材料可能存在供给不足或不及时的情况,报告建议,应确保产业链成员及早归位,并加速相关国外物料进口报关速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在持续。当下在各个城市,无论是超市入口还是小区门口,随处可见拿着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工作人员。继口罩之后,这个行业的产量也正在高速增长。
近日,工信部下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直属单位赛迪顾问发布了一份关于红外体温检测仪产业链和产能分布的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产能将得到空前释放。其中,手持红外测温仪2019年产量30万台,预计2020年将达到65万台。
据报告介绍,全国共有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行业排名居前10的企业中有7家为上市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春节后开市以来,这7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出现明显上涨,个别企业的股票甚至出现连续涨停。
红外体温检测仪有着非接触、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性,其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所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根据转变电信号的大小确定物体的温度。红外测温仪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工程建设、器械检修等诸多领域。
其中,红外体温检测是红外测温仪在医疗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可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关口、医院、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广泛用于筛查发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过程中,能够检测体温的设备主要包括两种: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
上述报告指出,由于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比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应用场景更灵活,价格更低廉,因此市场需求量也远大于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
2019年,我国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产量大约是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的10倍,但由于二者价格相差悬殊,在产值构成上,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仅占总体产值的5%。
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9年,国内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产量分别为18.10万台、20.02万台、22.32万台、25万台、30万台。报告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需求有望得到超常释放,产能将被进一步刺激,全年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产量有望达到65万台。
报告介绍,全国共有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其中,深圳市是拥有该行业制造企业最多的城市,共有6家,占据全国20%的比例。
当前,中国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制造企业TOP10排名有7家企业为上市企业,分别是: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查阅发现,2020年春节以来,这7家上市企业股价均出现持续上涨,大立科技的股价更是出现了连续3天涨停。
报告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3日发布数据,未来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式体温检测仪需求量将持续攀升。根据目前产能(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最高1500台/天,手持式红外体温检测仪最高15000台/天)理论测算,预计仅需一个半月即可绝对满足市场需求。
报告强调,虽然理论上我国红外体温检测仪目前的产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实际上各大厂商还需要至少解决两大问题:产业链复杂,部分核心上游材料供给不足或不及时;人员召集难。
为此,赛迪顾问建议,厂商可启用部分产线,就近召集部分员工返岗,确保产业链成员及早归位,加速相关国外物料进口报关速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